“羽凤仙,你要将吾等流放到荥阳?”李斯从震惊中回神,激动叫道。小羽指着自己如花似玉的粉脸,问道:“我这种老脸,你天天看在眼里,不嫌腻歪、不厌烦吗?”——你这是老脸吗?我这张脸,才是老脸啊!你嫌弃我留在咸阳膈应你,惹你厌烦,对吧?李斯心中愤怒。小羽叹道:“与其天天相见、天天生厌,不如相隔两地,相互祝福,各自安好。我在咸阳守着寂寞,看护龙脉与大秦气运。你们在中原的花花世界,可以和往日一样,夜夜笙歌,好不快活。反正权力只会跟着皇帝走。只要守着二世皇帝,你们永远都是丞相,是御史大夫,是公卿重臣。你们离开了咸阳,娇妻美妾、亿万家私,肯定也会带走。也不用担心路程遥远、搬迁困难。直接在咸阳码头乘船,一路顺风,直达荥阳城外。真到了‘不忍言说之时’,也不用担心身家性命。你们有退路啊,可以和去时一样,乘坐一条大船,数日内回归关中,半个月必达咸阳。”冯去疾扫视地图上的东西二都,皱眉道:“两地间隔的确不远,可就因为不远,有设立东西二京的必要吗?除了隔离开太师之权与三公九卿之权,还存在真正有意义的目的吗?”小羽道:“两三千里呢(盘古世界更大),只能说与关中联系方便,真不算近。关键是离开了关中这个圈子,你们可以直接接触到外面的中原世界。能掌握第一手的信息,并第一时间将政令下达到地方。不用我废话,你们都明白。今后几年,中原肯定会大乱。一旦山东六国各郡县出现动乱,东都荥阳朝廷能最快反应。有什么消息,荥阳也能快速收到,并制定出应对之策。其实我现在说的都是废话。你们可都是此中行家老手,经验比谁都丰富,比谁都明白荥阳的重要性。毕竟,当年出肴关,攻伐六国,就是以荥阳为中心,向中原各地铺开。”小羽一边说,从荥阳往北、往东、往南,各出现了几个箭头,分别指向可能发生叛乱的地方。她还重点在荥阳边上的洛阳画了个圈。“也别说什么流放。荥阳是中原名城,边上就是洛阳。洛阳过去可是东周帝都,将来还要养出好几条大龙。天子气之浓郁,远超东南地界。但凡你们争点气,好好经营,东都之繁华与政治前景,都要超越咸阳。退一万步说,即便你们庸碌无为,起码能守住荥阳边上的敖仓吧?敖仓在,大秦屹立不倒。一旦敖仓落入叛军手中,啥也不用说了,中原彻底完了。叛军再不缺粮食,大秦却无力征战中原,山东六国故地必定迅速沦陷。到时候即便你们依旧留在咸阳,又有什么意义?不过是晚几日被叛军屠灭全族。还不如听我的,东西帝都在中原呈铁索横江之势。有我坐镇后方,你们可以放开手脚,在中原大干一场,败了也有退路。”将来楚汉争霸,刘邦便带领大军,一直驻扎在荥阳,而不是留在关中咸阳。从荥阳干涉中原,简单直接。从咸阳出关中,再进入中原各郡,则复杂了许多。事实上,不考虑肴函之固,单论地缘政治上的优势,洛阳、荥阳那一带,随便选一座城,都比咸阳好。后来打败项羽、征服天下之后,刘邦最开始是打算定都洛阳。众多大臣还表示赞同,因为洛阳的确好呀!虽然刘邦最后被张良和刘敬劝阻,可劝阻刘邦的理由,始终只有一条:更加安全。真就只“安全”一个优点。“如果中原有变,叛军势如破竹,可能在短时间内直抵荥阳城下。一旦帝都被围,天下必定震动,动摇的还有民心啊!”国尉寮缓缓说道。小羽坦然道:“没错,山东六国,无论哪一国叛乱,只要打出气势,都能迅速抵达荥阳。荥阳治理各郡更直接高效。反过来说,各郡的叛军冲击帝都,威胁二世皇帝之性命,也最为直接简单。换成别人镇守荥阳,说不得被一波冲垮。别说铁索横江了,还犯下分散力量的兵家大忌。可二世皇帝胡亥不同,如我先前所说,他有天命在身啊!胡亥大帝的天命,加上荥阳城高池深,城防之牢固远超咸阳十倍。再加上跟随先皇打天下、经验智慧极为丰富的众位老臣相助。我都想不出来,哪个逆贼能撼动荥阳。”她这会儿还真不完全是在说风凉话。荥阳就是此时中原第一雄城,被秦朝打造得极为雄壮牢固。因为秦朝经营此城已有万年之久,是过去秦国入侵山东六国的总指挥所。“亚父,我,我若顶不住咋办?”胡亥颤声道。小羽柔声安慰道:“按照既定之天命,你当有三年皇帝命。如果真有贼寇破了这一天命,那就别怪咱们大秦顺势逆天改命了。毕竟,是他们先逆天改命的。他们先破坏了天命,后续的天命就像这样”她再次微微动念,多米罗骨牌的动画演示图(气影术),出现在众人前方。“第一块骨牌倒下,肯定会导致一连串的变化。一旦天命大乱,我就坐镇后方,坐收渔利,替大秦火中取栗,在咸阳施展逆天改命之术。”“亚父,贼寇若破了孩儿‘三年帝命’的天命,岂不说孩儿要提前丢掉性命?”胡亥惊慌道。小羽叹道:“你也说了,只是提前而已。顶了天,提前三年。”胡亥又想嚎啕大哭:可我拢共才三年帝命啊~~小羽放缓语气,安慰道:“陛下,你才具不足,品德不行,这一事实,你自己都无法否认。那你凭什么超越诸位皇子、威加海内呢?总得有一个说得过去的成就和理由,对不对?你若在三年内被贼寇杀了,等于你用自己的性命,让既定天命大乱,为我、为大秦,创造了火中取栗的机会。但凡大秦从中得到任何好处,都是你的功劳啊。几年后,你有此滔天之功,足以成为你此时登基为帝的资格。当然,三年内被杀,是打破天命;活过三年,延长帝命超越三年,同样是打破天命。我为太师,加宰衡之衔,肯定不会无所事事,任凭你一个人在前面战斗。我会在后方出谋划策,指导你,尽量帮你延长帝命。一旦你活到三年后,同样破了天命,同样是不世之功勋啊。几年后你不死,能有此功勋,一样可以成为你在此时,从众皇子中脱颖而出的理由。你看看你,身负天命,又有将来的不世之功。你不当皇帝,老天爷都会觉得不公平。这才叫真正的天命所归啊!”“可是,可是”胡亥一脸纠结,想要争辩几句,可以他智商捉急的小脑瓜,好一会儿都没理顺羽太师“将来之功,今日之资格”的逻辑。只感觉羽太师说得头头是道,好像非常有道理。的确很有道理。边上脑子聪明的皇子,都一脸倾佩地看着羽太师,又神色复杂地看看他,眼底再没了嫉恨与不甘。羽太师说得对啊,虽然胡亥现在只会伪装。品德与学问,都是炒作出来的人设,可胡亥将来百分百会有大功啊!只要按照羽太师的策略走,胡亥的作用,其他皇子压根替代不了。所以,他不当皇帝谁当?李斯道:“胡亥皇子——”小羽抬手将他的话打断,道:“现在已无胡亥皇子,只有胡亥大帝!普通臣子,自然不可称呼大帝之本名。以李丞相的资历,喊他‘胡亥’也没问题,只是不能再称呼‘皇子’。”接着她朝丹墀下的胡亥勾手,“大帝,请上龙椅。”胡亥面色一喜,屁颠颠爬上丹墀,恭敬垂手立在羽太师对面。羽太师先帮他摘下通天冠,右手一抓,以大搬运遁术,从赵高手中捧着的托盘里,取来皇帝冕旒为胡亥戴好,又将传国玉玺放在他怀里。这一幕看得赵高瞳孔收缩、肝胆俱裂。托盘上的冕服和头冠也就罢了,传国玉玺可是贴着肉放在他身上啊!传国玉玺为镇国神器,万法不侵、鬼神辟易。神仙来了也难以用仙术将其夺走。只有人仙能凭武功强夺传国玉玺。仙人施展仙术需要天地元气与天地法则,而传国玉玺自成“皇道领域”,会严重扭曲神道法则。羽凤仙却悄无声息用秘法,将他身上的玉玺拿走了。没有受到“皇道领域”的影响这很夸张,但考虑到她曾驾驭九鼎,御龙冲天,赵高勉强能接受。可他不能接受她从自己身上取东西,他毫无反抗,甚至毫无所觉。她要是取的不是玉玺,而是他的项上人头赵高禁不住哆嗦了两下。——该死,羽凤仙说得对,我再也不想见到她的嫩脸。咸阳真不能待了,还是去东都荥阳吧。至少那里没有羽凤仙。“臣大秦太师、大秦宰衡羽凤仙,敬告天地与嬴氏列祖列宗:人皇嬴政之子胡亥,当继皇帝位,为大秦二世皇帝,号‘胡亥大帝’。”小羽高呼: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~~”众位皇子没任何迟疑,立即拜服高呼。赵高与众太监紧跟其后,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~~”声音传到殿外,一声声“万岁”从章台宫,一路传到咸阳宫门口。宫外街道上的百姓,见到禁卫们跪地高呼万岁,也心领神会,明白新皇终于登基。他们立即面朝咸阳宫的方向叩拜,口称“二世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”。李斯、冯去疾、烈阳侯等公卿,不能说不愿胡亥当皇帝,只是如今的场面,他们一下子从掌控者变成被操控者,心理落差很大,心情更是复杂难言。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可事到如今,也只能跪下高呼万岁。“哈哈哈,朕多谢亚父,多谢众卿。嗯,众卿平身。”胡亥大帝笑得见牙不见眼。瞥见边上神色淡淡的羽太师,他又慌忙缩回龙椅,柔声道:“亚父,您继续!”羽太师轻咳两声,道:“李丞相,你继续。”李斯心里的那个腻歪.“二世皇帝移居东都荥阳之事,咱们且不说。只说太师你,你神通广大,又识天数、知天命,为何缩在咸阳,还让荥阳挡在咸阳前面?若要逆天改命,应该是你镇守中原。哪怕是运筹帷幄,不也比待在咸阳更好?”小羽叹道:“你这是凡人之见识。天命乃众生之意,不可强行逆转。越要持强改命,越容易深陷泥潭。最终改命不成,反而推动天命朝着你不希望的既定方向发展.算了,你不懂天命,跟你说这个,你八成觉得我是在糊弄你。我只问你个事实,当年封神大劫,西周伐商,闻太师是不是到处奔波,像个救火兵?可闻太师成了吗?前车之覆,后车之鉴啊!”“可你留在咸阳,又能做什么?”李斯问道。小羽道:“我能做的事,你们理解不了。你们若全心全意认可我太师兼宰衡的身份,就老老实实按我说的做,别问东问西。你们若面服心不服,更要兢兢业业守好荥阳、看好中原,用事实打我的脸。让我没机会震撼登场、力挽狂澜于既倒,没机会展示‘羽太师不出,吾等身死族灭矣’的重要性。”李斯表情扭曲,很想厉声呵斥。可一来刚才他莫名其妙中招,生死在别人一念之间。他再是骄傲,也得认清现实。二来羽太师这番话确实嚣张、讨人厌,可说得也是事实。听她的话,就照着她说的做;不听她的话,越发要做好,展现出没有她,他们也能创造出让大秦再次伟大的局面,狠狠打她的脸。这一事实,让他心里越发难受。想他李斯宰辅天下数百年,大罗金仙都要给他三分敬意,万古第一人皇政都倚重他、离不开他。羽凤仙区区一个沙蛮子,却处处让他吃瘪,压得他都有些喘不过气来。小羽偏头看向胡亥,道:“二世陛下,快拟旨吧!”胡亥恭敬地说:“劳烦亚父将圣旨写好,朕好盖章。”“也罢!”小羽取来圣旨与御笔,当着朝廷众臣的面,唰唰唰写了一份圣旨。胡亥看也不看,立即将和氏璧印了上去。小羽道:“陛下还是当众念一遍比较好。”胡亥欣然从命,手捧圣旨,大声朗读。众臣表情别扭,很想说:这是大太监赵高的活计,而你是二世皇帝,是陛下啊!
公若不弃,愿拜为义父